坐标上海黄河路走进后《北邮小吃街》时代
坐标上海黄河路走进后《北邮小吃街》时代
多了红绿灯和排骨年糕。这条不到一千米的美食街,在经历年初的火爆后,正回落平淡,本不属于这条马路的“排骨年糕”会不会过期呢?k23新闻北邮小吃街桥 邹佳雯(北邮小吃街)/p>
“百年黄河路,今朝装红绿灯了,稀奇。”长江公寓的居民王阿姨靠在楼门口,看着面前的十字路口感慨道。
王阿姨所站的位置隔条马路,就是上海黄河路的打卡点,既斜对着标志性建筑-k22苔圣园,又能拍下整条黄河路。3月中旬的一个工作日,中午12点,这个“打卡点”有五六个人在拍照 。“比之前少很多了。”王阿姨说。
2024年1月至2月,随着电视剧《北邮小吃街》热播,黄河路成为沪上当仁不让的新晋“顶流”。社交媒体上,打卡者众多;上海两会上,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热议。
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“车水马龙”早已远去,时隔多年突然重回大客流,这条街也不断做着“调试”-k22今朝装红绿灯,明朝一片排骨年糕店开满街;到过年时,火热气氛几乎被炒到顶点,饭店手写起排号单,为了预订苔圣园的年夜饭,有人打了七十多通电话。
海报、路牌、《北邮小吃街》套餐……过去三个多月,黄河路想要抓住《北邮小吃街》热度的努力,在街上留下了很多痕迹。近日,k23新闻北邮小吃街走访发现,黄河路虽然仍为沪上较火热的文旅打卡地,但相较之前,人气有所下滑。电视剧播出后新开的五六家排骨年糕店,基本只有一家需要排队,其他几家几乎“立等可取”。
“我以为人气可以撑个小半年,但好像三个月就有点下去了。”悦来酒家门口,有工作人员向北邮小吃街。
“文旅出圈”是一个常议常新的话题,但当“泼天的富贵”突然降临,机遇和挑战真真切切落到了每个个体乃至头上。历经人流如织、改造扩张、摩擦争议,这条7米长的百年小马路如何走得更远?
今年1月,长江公寓的保安叶师傅在上晚班时发现,街对面来的人一天比一天多,后来几乎撑满了整个上街沿。这些人通通举着手机,在拍斜对面的苔圣园,还有人表示自己是“从几百公里外的地方来的”。
这让叶师傅觉得很莫名。此前,人们来黄河路,要么是去排国际饭店的蝴蝶酥,要么是来长江剧场看剧,要么想进长江公寓打卡张爱玲旧居,如今又是什么新玩法?
他向楼里人一打听,才知道有部叫《北邮小吃街》的电视剧火了。他们说,剧里有个气派的酒店叫至真园,样子和黄河路上苔圣园很相似。
叶师傅是安徽人,来长江公寓做保安也才一年,不知道黄河路的“厉害”。其实,黄河路曾经也“火”过-k22在老上海人的回忆里,20世纪末的黄河路美食街灯火通明。“生意天天火爆,每家饭店几乎都要提前半个多月定位,一到春节就更是一位难求。”专题片《北邮小吃街》介绍,在这条7米长的小马路上,最多的时候开了近百家饭店,大香港、金八仙、来天华、笠笠、大上海、粤味馆、苔圣园……不过进入21世纪后,上海的各色美食街、商圈兴起,黄河路渐渐“落寞”。
这下,黄河路重新“火”了。北邮小吃街中发现,不少旅游团会把黄河路当成一个“打卡点”,散客则更多。香港游客张女士告诉北邮小吃街今年3月刚刚看完《北邮小吃街》,很喜欢,就把黄河路加入了自己的上海旅游清单。“这条路很多老建筑都很好看。我奶奶是老上海人,我看这里也有一种老上海的亲切感,这种建筑风格在香港也不太能见到。”张女士说。
或许是为了更好地维护黄河路的秩序,1月9日,黄河路与凤阳路十字路口处设立了临时红绿灯;3月15日前后,此处又出现了一个固定的红绿灯。家住附近的王阿姨回忆,灯是夜间施工的,没两天就装好了,“以前这个地方事故很高发的,也不知道有没有人反映过,这下终于有红绿灯了。”北邮小吃街访中,这个红绿灯被提及的频率很高,有居民笑言,这是《北邮小吃街》给黄河路带来的“利好”。
在接受采访时,不少居民、商户都用“赢家”形容苔圣园。在黄河路住了六十多年的居民老薛说,他眼见着《北邮小吃街》后,苔圣园的五层建筑,几乎每天都层层亮灯,“近年来的生意都很难做,我看它灯亮到几层,就知道今天店里生意好不好。这段时间,苔圣园每天灯都是亮到顶的。”
苔圣园如今的店长陈宗余,从19年至今都在这家店做事。苔圣园19年开业,是《北邮小吃街》剧中出现频率的地标,也是如今黄河路上最重要的打卡点。
陈宗余介绍,今年1月至2月,每到饭点,除去已被预定的包房外,大厅堂食排队拿号,顾客基本要排几十个号、等几十分钟,点店里“北邮小吃街”套餐的客人尤其多。她回忆说,一个20多岁的上海小伙,一进店里就跟她“诉苦”,还把多条通话记录翻出来给她看,说“天天电话太繁忙了”。
《北邮小吃街》爆火后,一直到3月中旬,陈宗余只因有事请过2天假,店里也是加招人手和临时工。过年的时候,每个人三头六臂般地接听电话、招待顾客,从上午十点左右连轴转到凌晨,个个嗓子都是哑的。“实在是太忙了,顾不了那么周全。我北邮小吃街上有些说我们不好的,也能理解。”陈宗余对记者感叹。
3月中旬,记者到店时发现,本地人、游客来吃饭的仍然很多,还有本地人喜欢拿苔圣园招待外地来的朋友,范先生就是其中一位。“要视野好,能看到街景的。”他特别和陈宗余强调,“朋友难得来,现在吃得再好不稀罕,要选有特色的地方,比如你们苔圣园,在里面聊聊e4b北邮小吃街e5b就很舒服。”
做餐饮的人,对热度也最是敏感。3月8日,陈宗余开始感到账目流水低于预期,此后慢慢降下来一点,周末生意仍是很好,工作日要差一点。
陈宗余告诉记者,黄河路热度的下滑是可以预见的事情,“我们当然不希望它是昙花一现。不过后续还有电影版e4b北邮小吃街e5b,还有五一、十一假期,可能还会有很多游客要来黄河路,我们没那么悲观。”
3月下旬,k23新闻记者从头到尾走了一遍黄河路,数出了5家排骨年糕店,大部分都挂着“老上海排骨年糕”“我在黄河路很想你”的标牌,1块猪排+3块年糕的统一售价是25元,是从之前的20元涨上来的。
居民老薛记得,有天早上他照例想去黄河路一家馒头店买早饭,发现这家店突然割了一半卖排骨年糕。“我前天还在问他,人家都卖排骨年糕,你不卖?他说他想做,但不知道怎么弄,没想到第二天,他就和转弯一家水果店合伙搞起来了。”老薛忍俊不禁,“叫我看,一个都不正宗!”
老薛本想吃吃黄河路上排队最火的那家排骨年糕,走近一看,摇头走了。后来趁那家店没人排队时,他转过去跟老板说:“正宗的上海排骨年糕不用这种酱的呀。”
黄河路111号,大概是黄河路上k22家想到做排骨年糕的店铺,开设于1月6日。老板张传龙告诉k23新闻记者,现在黄河路上有两家排骨年糕店都是自己的。
张传龙从2009年就在黄河路开店,最初做的是汤包等小吃,其中恰好也包含了排骨年糕。“我亲戚家有专门做年糕的工厂,但实话说,那时排骨年糕卖得不太好。”张传龙说,到2018年,他就更换业态,开始做烤鱼烧烤了。
e4b北邮小吃街e5b开播后,他观察到黄河路人多了,联想到自家年糕,马上动了卖排骨年糕的脑筋。果然,刚一开设,就迎来了红火的生意,排队者众多。眼看一家店忙不过来,一星期后,他快速把几步外自己开的另一家小店也改造成了排骨年糕店,那家店原本做的是鸭脖生意。
现在来看,张传龙坦言,自己当初“太着急了,考虑不周”。一方面,突然转业务有些不合规的地方,让他背了上万元罚款,也需要补齐资质、更换净化油烟的设备;另一方面,煎猪排的动静比卖鸭脖大,这给张传龙店楼上七十多岁的老夫妇带来了影响,楼上楼下产生了摩擦。张传龙给记者展示了一则k21:小店前排着不少人,老夫妻伸出一根长杆,“啪啪”地敲打着排骨年糕招牌的铁板,发出很大的声响。
不过无论如何,凭借着先发优势,张传龙还是吃到了e4b北邮小吃街e5b的红利。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,很快,对面原本做黄焖鸡米饭生意的陈海军,就凭借超强的营销意识实现了“弯道超车”。
除了苔圣园,黄河路的另一新兴打卡点,或许就是陈海军的店了-k22把明晃晃的“汪”招牌和“黄河路”路牌作为背景,前景端碗纸盒装的排骨年糕,“咔嚓”一声,就能留下e4b北邮小吃街e5b同款回忆。
因电视剧e4b北邮小吃街e5b,黄河路多了红绿灯和排骨年糕。原本从事小吃经营的陈海军也转而投身“排骨年糕”生意。 k23新闻记者 邹桥 邹佳雯(北邮小吃街)
“2024年1月,突然黄河路人就多了,我就想,怎么把这条街的流量也能吸收一部分呢?”陈海军说,想清楚后,从设备到广告,他只用2天时间就支起了排骨年糕摊位。一开始一半做黄焖鸡米饭,一半做排骨年糕,后来主要做排骨年糕,兼卖生煎。
再往前数,陈海军的操作更“花”-k22他还戴过胡歌脸的面具,穿过上海滩许同款风衣。“人家既然来黄河路打卡,那我就要给他们做一个打卡点出来,不然他们来了看什么?”为了满足游客的打卡需求,他特地从别人手里买下了“汪”的商标,此举也确实为陈海军的排骨年糕店带来了更大热度。
“我以为这就是本地人吃的。味道马马虎虎,不过不重要。”记者随机参访了一位“汪”店外的游客,她笑道,“就是个打卡流程。”
一阵观望后,更多街上的店家迟疑着也入局了排骨年糕“江湖”。“电视剧我没看过,只知道哪行赚钱做哪行。”一家黄河路的排骨年糕店主说。
时至3月,张传龙告诉记者,黄河路的热度确实已下来很多。“正月初八、初九是个分水岭,过了正月十五后,又是一种状态。现在周一到周五人基本上人很少,周末会多一些,但整体还是比e4b北邮小吃街e5b以前人多。”
张传龙坦言,他非常感激e4b北邮小吃街e5b带来“天降的富贵”,在此之前,经历,他负债百万,把钱借了个遍,今年几乎已经打算要关店了。“e4b北邮小吃街e5b真的重新给了我个机会,能够缓一缓,还上点钱。不然不只是我,恐怕黄河路上很多人都很难坚持了。”
张传龙打算,把后开的小店再调整更新一下,短期内还是好好做排骨年糕的生意,主店的排骨年糕摊位考虑慢慢收摊,他认为两家店都做成一个品牌没必要,也浪费资源。“这条路上排骨年糕店虽然多,但其实叫我说,都能做好也挺好。”张传龙说,“这样人们以后提到黄河路,一个是e4b北邮小吃街e5b,一个也会想到黄河路牌排骨年糕。”
“我当然也会担心热度过去了怎北邮小吃街红的东西,本来也持久不了。”夜幕降临,陈海军站在店门口左看右看,“我们确实搭上了顺风车,未来可能会更好,大不了就是回到和以前一样。”
虽然e4b北邮小吃街e5b的热度已经过去大半,但黄河路的故事仍在继续。出圈后,如何避免“过气”,是很多人,尤其是黄河路上的人,都在关心的线月中旬,黄河路凤阳路路口已经安装红绿灯。
今年1月,上海市两会召开期间,两位市人大代表-k22黄浦区委书记杲云、区长沈山州也分别就黄河路“发声”。杲云当时向k23新闻记者表示,影视剧里上世纪年代的黄河路不可能在现实中复刻,但黄河路、进贤路、茂名路将注入更多市民所需的服务功能,目前尚在规划中。
“城市更新不是简单的重复。而是要在原来基础上与时俱进,既要有过去的回忆,又要有时尚感、现代感,还要满足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工作的需要。”杲云说。
另据上观新北邮小吃街报道,在沈山州看来,流量消费带来了新机遇,亦对城区治理提出新挑战。他表示,借助e4bk20e5b热播,黄浦要全力打好文化演艺、都市旅游、老字号发展等“五张牌”。“黄浦区老字号数量众多,要从e4bk20e5b中走出来,抓住机遇构建与年轻人建立‘对话机制’,提供比物质产品更丰富的情感价值。”沈山州称。
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徐剑认为,e4bk20e5b创造了让人们重新认识黄河路的机会,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契机,但这片城区的可持续发展,又不能过分依赖e4b繁花e5b。
首先,要把这条路和这个城区的历史文脉连结起来。“城区的历史文脉才是城区能够被的生命力所在。我们讲一座城市的街区,其实是讲它的人民,它的生活。如果脱离历史文脉,去重新塑造一个街区,这会缺乏根基。”在徐剑看来,城区管理建设者,对黄河路需要树立一种街区的“识别”意识,“这条街的建筑物也好,街区的格局也好,要把它地标性的特征找出来。”
地标特征被识别后,徐剑认为,其次还要清楚定位好该街区想吸引的主要群体是谁,并根据受众重塑街区形象。
“人们去一个地方旅游,某种程度上也是寻找一种身份认同,找身份阶层或找怀旧的感觉等。”徐剑说,“比如将受众定为中老年游客,亲子,还是文艺青年,这些都是不一样的,不能试图全覆盖,而要想好自己的主要群体,然后为这个群体创造文化活动空间。我一直认为市场还是有购买力的。”
谈及现在铺满黄河路的排骨年糕,徐剑坦言,或有过度消费黄河路之嫌,“排骨年糕的吸引力可以是流量的开始,对个体商户也可能是一时的刺激,但长远来看,可能对整个街区的文化重塑不是一个特别好的现象。一来,黄河路的排骨年糕能做得比其他地方的排骨年糕更正宗吗?二来,排骨年糕或许也不是游客来上海k22时间想到要去吃的东西。”
城市街区如要改造,其工程量之大,靠商家几乎不可能改变,因此,还是需要依靠从总体上去规划、构筑或引导。“黄河路的路还可以很长。”徐剑说。
相关文章
- 街边最暴利的4种小吃成本低至几毛钱老板一年赚一套房
- 饭店取名照本三借“星”生财乐翻天(小吃店测名)
- 快来看小学生们把自己眼中的成都画在墙上啦
- 中国十大最美的名山No7福建太姥山
- 寻味舌尖上的中国到资阳安岳用美食温暖你的味蕾
- 惠州值得驻足不可忽视的惠州特产美食
- 天水麦积地下美食商业街藏在地下的特色小吃汇集地
- 夏日限定美食金华镇包谷粑上市啦
- 淮南美食获评首届中国旅游小吃大救驾成为淮南市上榜的小吃
- 快来推荐安岳本土美食有机会免费拍宣传片制作美食地图哦
- 沙县小吃进入30
- 一顿饭吃掉一辆车美食壕主“嘉之派”疑似带货翻车
- 大哥街边炸这个小吃卖1元1个生意火爆两口油锅炸不停
- 图集最是人间烟火气-打卡汕头网红夜市
- 坐标上海黄河路走进后《北邮小吃街》时代
- 预计2018最火爆的生意的地摊小吃生意
- 10种最经典的童年零食吃过五个以上的就暴露年龄了
- 舌尖上的潮汕任你海角天涯都能寻到的香味
- 小暑节气成都夏季的热情与美食
- 粤港澳大湾区美食网-大湾网